一. 目的:
为各院校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及教学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地区乃至国内各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水平,增进校际交流校企合作,根据广州市新能源校企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功能及规划,组建一支由具有丰富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经验及企业经验、对职业教育有较深刻认识的技术培训讲师团队。受协会派遣经本人及单位同意,承担协会各种层次的技术培训及技能竞赛工作,经协会委托代表协会参加各种类型的技术交流活动。
二.组织架构
技术培训中心隶属于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兼职培训讲师若干名,每一届聘任期为1年,届满通过考核决定是否继续聘任;主任及副主任由协会理事会员单位推荐,协会专业委员会考察合格后任命,兼职培训讲师由协会根据各会员单位推荐名单,择优聘任。主任及副主任接受协会理事会监督考核,考核不合格可以由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决定解除聘用;兼职培训讲师由技术培训中心主任及副主任根据其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进行考核,报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决定是否继续聘用。
三.工作职责
一)技术培训
负责协会承接的院校企业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
二)技术支持
负责协会组织承接的技能竞赛提供技术支持;
三)技术开发
在协会统一组织下,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教学技术进行相应的开发工作;
四.考核的方法:
采用培训学员或受训单位评价与协会考评相结合,考评细则详见以下内容。
1.培训学员及受训单位评价按《培训效果评价表》进行分考评,评价表采用现场无记名评分和邮寄或电话评价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
2.评审组考核评定按《讲师考核评定标准》进行考评,评价表由培训中心考评小组按不同层次安排不同层级考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满分为100分);
3.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对讲师进行分类,评选出表现优秀的讲师。
五. 讲师考核评定标准
考核评定标准参见各评价表,每次培训完成后,完成相应的评价表,具体如下:
培训效果评价表
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 培训讲师:
|
序号 |
项目 |
评分标准 |
满分 |
得分 |
小计 |
|
1 |
礼仪-仪容仪表仪态 |
*职业形象:着装 *神态表情轻松自然 *举止大方,得体 |
5 |
|
|
|
2 |
沟通技巧 |
1.有效地身体语言 *目光是否关注观众 *手势是否自然有力 2.声音表现力方面 3.与学员互动 |
15 |
|
|
|
3 |
内容 |
1.内容安排是否有重点,主次是否明了 2.故事和案例是否与内容贴切和有启发性 3.内容是否层次清晰,逻辑顺序合理自然 4.内容是否层次清晰,逻辑顺序合理自然 5.观点和论据是否清楚明确 |
50 |
|
|
|
4 |
课程开发能力 |
1.是否适时提问启发学员思考 2.能及时处理学员的提问和疑问 3.关注学员的反应并及时调整内容和进度 |
15 |
|
|
|
5 |
演讲技巧 |
1.语言丰富生动 |
5 |
|
|
|
2.语言连贯,结构完整 |
|||||
|
6 |
总体评价 |
1.授课是否始终吸引听众 |
10 |
|
|
|
2.讲述是否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
考评人: 审核人: 日期:
培训讲师月度评价表
月度: 培训讲师:
|
项目 |
序号 |
分类及分值 |
得分 |
评分标准及依据 |
|
一、培训前期准备(10分) |
1.1 |
接受培训任务(1分) |
|
正确理解培训任务 |
|
1.2 |
制定培训计划(4分) |
|
根据培训任务,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并提交培训中心。 |
|
|
1.3 |
收集整理培训资料(5分) |
|
根据培训任务,收集完善的培训资料,并提交培训中心。 |
|
|
二、培训实施(40分) |
2.1 |
培训前准备(5分) |
|
培训场地的准备,(工具、设备、资料) |
|
2.2 |
培训内容(20分) |
|
培训内容充实,切合培训主题,主要要求如下: (1)培训内容安排合理,时间进程掌握得当,不得出现随意更改培训安排的现象(5分) (2)培训讲解清晰明了(10分) (3)能耐心解答学员的提问(5分) |
|
|
2.3 |
培训过程监控(5分) |
|
培训过程严谨规范,不得出现课堂散漫,学员随意走动的现象 |
|
|
2.4 |
培训效果(10分) |
|
培训效果良好,满意率在90%以上,每少5个百分点,扣2分(以培训调查表及回访登记数据为准) |
|
|
三、培训后工作(15分) |
3.1 |
培训总结(10分) |
|
培训完成后,三天内向培训中心提交培训总结,跨校区以上的培训还需要在培训团队做专题培训总结。 |
|
3.2 |
培训拓展(5分) |
|
对培训项目的拓展及改进提成建议及方案 |
|
|
四、日常技术(20分) |
4.1 |
技术创新(5分) |
|
培训结束后,对产品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
|
4.2 |
学习能力(5分) |
|
对新技术积极学习 |
|
|
4.3 |
研发能力(5分) |
|
能对新产品研发提出相应的方案,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类技术研发会议。 |
|
|
4.4 |
培训工作(5分) |
|
承担1次各类型培训 |
|
|
五、团队合作能力(15分) |
5.1 |
合作能力(10分) |
|
能积极配合协会其他各项工作,服从工作安排 |
|
5.2 |
团队意识(5分) |
|
具有个人服从集体的观念,积极维护协会形象 |
考评人: 审核人: 日期:
附录:
2018-2019年度培训中心人员名单(暂定)
主任:刘付金文(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副主任:赵晓敏(广东省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龙纪文(广州轩宇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兼职培训讲师(排名不分先后):
雷明森(东风日产)、 邓东文(广州交通技师)、
冯月崧(广州轻工技师)、 何永新(广州白云技师)、
李全党(省机械技师)、 罗和平(岭南工商)、
饶星(广州工贸技师)、 陈志明(广州轩宇)、
黄显祥(广州欧纬德)、 钟原(广州轩宇)、
施大华(广州欧纬德)、 刘瑞明(广州欧纬德)、
左文林(黄埔职校)、 万艳红(广东轻工)、
宋燕娜(广东科技)、 林锦桐(广州市高技)、
关永安(广州市公用技师)